內容 |
|
作者︰施樂 |
張貼時間︰2004/2/16 下午 11:34:00 |
|
|
|
周->春秋戰國(蒼之濤, 小車子的世界)->秦(秦始皇, 七曜使者, 軒4的世界)->漢->三國->晉->南北朝(桓遠之的世界)
我有無理解錯?
▲ ▼
|
|
|
|
作者︰施樂 |
張貼時間︰2004/2/16 下午 11:38:00 |
|
|
|
※ 施樂 寫到: >周->春秋戰國(蒼之濤, 小車子的世界)->秦(秦始皇, 七曜使者, 軒4的世界)->漢->三國->晉->南北朝(桓遠之的世界) > 打錯左野tim, 作出修改先 周->春秋戰國(蒼之濤, 小車子的世界)->秦(秦始皇, 七曜使者, 軒4的世界)->漢->三國->晉->南北朝(詩之的世界) 而桓遠之的那個秦在淝水之戰敗晉的世界應該在正史唔存在吧! 我有無理解錯?
▲ ▼
|
|
|
|
作者︰慕淵 |
張貼時間︰2004/2/17 上午 09:23:00 |
|
|
|
※ 施樂 寫到: >※ 施樂 寫到: >>周->春秋戰國(蒼之濤, 小車子的世界)->秦(秦始皇, 七曜使者, 軒4的世界)->漢->三國->晉->南北朝(桓遠之的世界) >> >打錯左野tim, 作出修改先 >周->春秋戰國(蒼之濤, 小車子的世界)->秦(秦始皇, 七曜使者, 軒4的世界)->漢->三國->晉->南北朝(詩之的世界) >而桓遠之的那個秦在淝水之戰敗晉的世界應該在正史唔存在吧! >我有無理解錯?
春秋戰國時代亦屬周,但周天子名存實亡 三國時代亦屬東漢,漢天子仍是名存實亡=.= 淝水之戰的時代是正史上的「東晉」, 正史上前秦苻堅於淝水戰敗後,中國才漸漸分裂成北朝和南朝 正史上,前秦的確被東晉擊敗了。
▲ ▼
|
|
|
|
作者︰小巨鼠 |
張貼時間︰2004/2/17 上午 09:40:00 |
|
|
|
三國時代的漢天子只是西南的割據勢力,那個時代正史叫魏
▲ ▼
|
|
|
|
作者︰慕淵 |
張貼時間︰2004/2/17 下午 08:20:00 |
|
|
|
※ 小巨鼠 寫到: >三國時代的漢天子只是西南的割據勢力,那個時代正史叫魏
自曹丕篡漢,自立為魏文帝開始,中國才始有魏 整個三國時代至曹丕篡位前,仍稱之為漢,漢天子名存實亡 而魏、晉(包含西晉和東晉)以及後來的南朝宋、齊、梁、陳稱之為六朝
▲ ▼
|
|
|
|
作者︰江微 |
張貼時間︰2004/2/17 下午 10:39:00 |
|
|
|
三國就是三國,東漢就是東漢。在曹丕篡漢之前就不是三國,哪來的「三國就是東漢,漢天子名存實亡」說?
▲ ▼
|
|
|
|
作者︰鄧克保(hansioux) |
張貼時間︰2004/2/18 上午 02:24:00 |
|
|
|
三國時大家仍奉漢天子為正朔,所以曹丕篡位前還是東漢。
就像春秋戰國,只要大家還奉周王,就還是東周。
請指教
▲ ▼
|
|
|
|
作者︰小巨鼠 |
張貼時間︰2004/2/18 上午 09:06:00 |
|
|
|
沒錯,從黃巾之亂到曹丕竄和這段時間,和春秋戰國一樣,天子仍在,所以是漢和周。
▲ ▼
|
|
|
|
作者︰煙斗吉 |
張貼時間︰2004/2/18 下午 12:16:00 |
|
|
|
※ 慕淵 寫到: >※ 小巨鼠 寫到: >>三國時代的漢天子只是西南的割據勢力,那個時代正史叫魏
東漢平定黃巾之亂,為防止亂事再起而加重地方兵權,導致各州郡長官擁兵自重,形成群雄割據的局面(類似春秋戰國 但皆未稱王) 東漢獻帝 建安十三年(西元208年),曹操率八十餘萬大軍,企圖一舉擊潰東吳孫權的勢力,統一全國 孫權接受諸葛亮的建議,與其聯手合力抗曹;雙方軍隊相遇於赤壁並在此戰中以火攻 擊潰曹軍;曹操兵敗。 而劉備則趁機奪取漢中與蜀地,確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而開始三國時代(東漢未亡)。 曹丕篡位 改國號魏 東漢亡(西元220年),與蜀漢、孫吳 兩國 共爭天下,並未一統中華; 魏文帝曹丕薨(公元226年)。其子曹睿繼位,以司馬懿為輔政大臣,魏國大權逐漸落入司馬氏手中。 魏景元四年(公元263年)司馬懿之子司馬昭伐蜀,並於當年攻佔成都,後主劉禪降魏,蜀漢亡。 司馬昭之子司馬炎廢魏帝曹奐,改國號晉,定都洛陽,為晉武帝(公元265年) 吳主孫皓沉於逸樂,不問國事,致使晉大舉發兵伐吳;晉軍攻克建業,孫皓出降,晉統一全國(公元280年)。 自赤壁之戰(西元208年)起,至晉統一中國(西元280年)止。 期間,曹氏的魏國,劉氏的蜀國和孫氏的吳國三國鼎立。 故而,史稱三國或勉強稱東漢,而非魏。
>自曹丕篡漢,自立為魏文帝開始,中國才始有魏 >整個三國時代至曹丕篡位前,仍稱之為漢,漢天子名存實亡 >而魏、晉(包含西晉和東晉)以及後來的南朝宋、齊、梁、陳稱之為六朝
六朝是指 三國-吳 (國都:建業,今地:江蘇南京) 東晉 (國都:建康,今地:江蘇南京) 南朝-宋 (國都:建康,今地:江蘇南京) 南朝-齊 (國都:建康,今地:江蘇南京) 南朝-梁 (國都:建康,今地:江蘇南京) 南朝-陳 (國都:建康,今地:江蘇南京)
皆建都於南京
並不包括 三國-魏 (國都:洛陽,今地:河南洛陽) 西晉 (國都:洛陽,今地:河南洛陽) 了解嗎? 以上 有錯誤的地方 請賜較 ~^^~
▲ ▼
|
|
|
|
作者︰鄧克保(hansioux) |
張貼時間︰2004/2/18 下午 12:40:00 |
|
|
|
是這樣的,正史三國志是以傳記形式寫成。 所以有列專的人都是寫生平。
所以在三國志這本正史裡,是有涵蓋曹丕之前的史實。 如果三國要曹丕之後才算三國,那麼也許三國志裡不該為袁紹曹操等人列專。
▲ ▼
|
|
|
|
作者︰江微 |
張貼時間︰2004/2/18 下午 08:13:00 |
|
|
|
看歷史總要了解一些前因後果,所以就把在這之前的人也寫進去了。 如果說因為三國志裡有袁紹等人,所以袁紹等人所在的時間是三國時代。那三國志裡面沒有司馬懿,司馬懿所在的時間是否就不是三國時代呢? 我不知道,我只知道課本上的朝代表是寫,在220年之前是東漢...東漢就是東漢,頂多是說東漢末年...
▲ ▼
|
|
|
|
作者︰江微 |
張貼時間︰2004/2/18 下午 08:17:00 |
|
|
|
我覺得我有點固執+偏激,希望大家不要見怪...
▲ ▼
|
|
|
|
作者︰小毛獸 |
張貼時間︰2004/2/19 上午 03:12:00 |
|
|
|
其實這裡就可以看出「正史」上,記載的不見的就是對的,而是反應一種「政治正確」下的記載。
實際上三國演義中常說「西蜀」或「蜀軍」,大軍都打著「蜀」的旗幟;這其實不太對。事實上,當時並並沒有「蜀」這號國家。劉備建立的這個國家,從頭到尾國號都是堂堂的「漢」,也就是他們認為「大漢」沒有亡,雖然如今小而且退居邊疆,但仍然是「正統」。有義務重新一統天下。但是這時北方中原地區,漢帝卻已經「禪讓」(被篡)於魏帝曹丕,魏帝自然不會承認劉家政權是「漢」,官方文書一律書寫為「蜀」或「賊」或「寇」。因此正史上,漢丞相諸葛亮北伐中原(野史觀點),被一律稱為「諸葛入寇」(正史觀點哦)──這當然是由「魏」的觀點來看的、漢(蜀)、吳都是大逆不道、割據邊疆的土匪。
但有趣的是,陳壽寫「三國志」,這書名就很有趣了。如果陳壽是魏朝人,自然打死也不敢說這是「三國」,而只會說「魏朝」;但他所處的時代,是剛好司馬炎也要求魏帝「禪讓」(篡)給自己,成為晉這個新朝代,因此陳壽寫史才敢把魏、漢、吳三個政權,視為同一個位階。事實上,陳壽是漢(蜀)的亡臣,他夠過這樣迂迴的方式,去偷偷把劉家的漢(蜀)位階,由「賊寇」提高為「三國之一國」。
所以大家閱讀正史的時候,一定要冷靜思考;不要說「課本說」「老師說」「正史說」──正史幾乎都是勝利者所寫的,替帝王或統治者說話;經常反而野史存著更多的人間公義。
▲ ▼
|
|
|
|
作者︰小毛獸 |
張貼時間︰2004/2/19 上午 03:18:00 |
|
|
|
舉個有意思的例子。在司馬光的《資治通鑑》上,一直標榜捍衛正朔;可是到了曹丕建立魏朝之後,他很為難,因此《資治通鑑》屢次出現「諸葛入寇」「武侯南犯」。野史作家便寫了打油詩:「欲起溫公(司馬光)暫借問,武侯入寇寇何人?」
若非羅貫中以漢(蜀)為正統,寫了一部正史歷史家十分不屑、認為歪曲史實的翻案野史小說《三國演義》,廣受民間歡迎,否則大概劉備、諸葛亮就繼續當「寇」下去,和苻堅、王猛可以相擁而泣了∼嗚呼哀哉。
▲ ▼
|
|
|
|
作者︰鄧克保(hansioux) |
張貼時間︰2004/2/19 上午 05:08:00 |
|
|
|
毛獸大師.... 要是三國志裡沒有司馬懿,那個諸葛亮傳會很難寫 XD
▲ ▼
|
|
|
|
作者︰小巨鼠 |
張貼時間︰2004/2/19 上午 09:17:00 |
|
|
|
司馬懿在晉書裡啊XD
三國裡應該就屬無最可憐了,正史以魏為尊而寇蜀吳,野史以蜀為尊而寇魏吳,不管怎麼看,吳都是寇啊 XD
▲ ▼
|
|
|
|
作者︰艾斯基摩 |
張貼時間︰2004/2/19 下午 12:20:00 |
|
|
|
嗯,小的覺得有點弔詭,請大家來解決一下小的迷惑: 1. DOMO從軒肆以來,對於秦朝是不是有一點點偏見呢?亦即是讓秦朝一直擔任反派性的毀滅型角色,這和蒼之濤要教育我們的主題「立場」,是否不太符合? ﹝寫秦朝史的人是漢朝人呢!這樣就有可能把它醜化了?→然後經由後世的引用→秦朝是一個可怕的時代﹞ 2. 兩個時代的秦和晉﹝秦國和晉國、前秦和東晉﹞在本質上是不相同的,單單的在太一之輪寫上「晉克秦」,則凡是叫晉的國家都可以打贏叫秦的國家,這樣是否有一點點勉強呢? 3. 前秦符堅的確是一個英主,在早期也確實有他的過人之處。但是他的施政很可能是有問題的,不然不會造成淝水戰後北方的分裂。 符堅的軍隊是結合各部族而成,軍心想必並不完全一致,這也是淝水之戰前秦戰敗的原因之一。所以,小的覺得編劇大人不妨可以朝更為中性的看法來創作歷史劇情。東晉在淝水之戰的勝利的確有僥倖成分,可是把它說成是莫名其妙的獲勝,是不是有一些些稍嫌武斷? 小的記得「庫洛魔法使」裡的觀月老師好像說過:這世上沒有偶然,有的只是必然。或許有幾分道理:因為「偶然」的發生有其潛藏的背景原因。 如果可以的話,希望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。
▲ ▼
|
|
|
|
作者︰Sherlock |
張貼時間︰2004/2/19 下午 12:52:00 |
|
|
|
※ 小巨鼠 寫到: >司馬懿在晉書裡啊XD > >三國裡應該就屬無最可憐了,正史以魏為尊而寇蜀吳,野史以蜀為尊而寇魏吳,不管怎麼看,吳都是寇啊 XD 那叫DOMO幫吳翻個案?XD
▲ ▼
|
|
|
|
作者︰江微 |
張貼時間︰2004/2/20 下午 08:25:00 |
|
|
|
我想這是立場的問題,魏說吳漢是盜匪,吳漢也會認為魏是盜匪。三國志就算是三國,但因為晉代魏,晉不會希望「禪讓」給自己的政權是盜匪,當然要是正統的,所以三國志中,只有武帝紀而沒有昭烈帝紀或是大帝紀,而是先主傳和吳主傳。所謂勝者為王敗者為寇,最後贏的畢竟是繼承魏的晉朝...(有沒有刪除鍵?) 我也覺得應該提升吳國的形象,讓三國均衡一下!只是吳國有點可怕,老糊塗皇帝(孫權)挑起太子紛爭(太子孫和、魯王孫霸),弄得朝廷裡黨派惡鬥,逼死賢臣(陸遜?),好不容易稍微平息(兩個都給他死),又有大臣和大臣殺來殺去(諸葛恪殺孫弘、孫峻殺諸葛恪),最後又跑出來一個暴君(孫皓),荼毒臣民...(有沒有搞錯???)
▲ ▼
|
|
|
|
作者︰~筱點子 |
張貼時間︰2004/2/20 下午 09:32:00 |
|
|
|
嗯 ...我也贊同這種方向
雖然不少人認為 "三國已經被做到爛了" 但是不是魏當主 ,就是蜀當主啊 XD 以吳為主的東西幾乎很少 ,除了光榮弄出一堆美女武將在吳軍陣營以外(爆) 所以若DOMO弄個三國故事 ,而且是以吳國為正統的劇情 ...這並非不可行
三國還是有發展空間的 ...就是被遺忘的吳國啊 !
▲ ▼
|
|
|
|
|